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_厌学心理咨询_青少年心理健康—青少年心理咨询
当前位置:首页 > 厌学咨询 >
做对孩子的学习、生活有帮助的事
时间:2014-03-11 16:39 来源:未知 作者:admin 点击:
1.爱,更需要理性
 
每个孩子都有挑食的坏习惯,这个时候,家长就会遇到这样的问题:谁要扮黑脸,谁要扮白脸?其实谁是黑脸谁是白脸不重要,但你要找谁最坚定。孩子其实很“奸诈”,一个小朋友从他1岁起,他就会做一些事来挑战你,看你的底线在什么地方,一直试探你的底线。如果你是一个不够坚定的父母,你一直退,他就一直挑战你,很多时候,家长是被孩子制约了的。孩子其实并不会害怕被打,而会害怕你的情绪崩溃时恐怖的样子,怕你不再爱他,父母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里。教育孩子采用一些处罚是必要的,要让他知道父母不允许他这么做。
 
值得借鉴的是,在孩子接受处罚的过程中,比如以面壁思过为例,父母可以一起待在他身边,给孩子有安全感,让他知道,他虽然接受处罚,但是爸爸妈妈还是爱他的。
 
一旦父母形容孩子怎样怎样,那一定是父母的管教出了问题,孩子不是天生坏孩子,一定是有原因让他变成这个样子。我们应该找出原因,解决问题,那么孩子不好的行为就会改正。
 
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,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。
 
2.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
 
一直很喜欢一位老师的教育理念,所以想拿出来谈一下。在她儿子上小学的时候,曾和他签订过协议,大体内容是这样的:晚上9点必须上床睡觉,那么,8点半就该洗澡,放学至8点半剩下的这段时间可以自由支配。签订协议的同时,并告知其老师,希望老师配合,老师可以去处罚他、打手心,但是不可以用言语羞辱他。起初的一段日子里,调皮的儿子几乎每天都不完成作业,即使心里一肚子火,但还是忍住,没有去指责他、批评他。但是突然有一天,他钻进了书房自己把作业做好了,问其原因答曰:“总是被打也不是办法•••”
 
这种教育方式很值得推崇,她在让儿子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、顺利避免厌学问题的同时,又注意到孩子需要自尊心和自信心,不该被冠上无能,什么都不会的标签。在希望老师不要去羞辱他的同时,自己也忍住不去责备他。
 
我们周围,不乏会有一些邻居给你家孩子下定义,说你家孩子淘气、胆小等,那我们到底要怎样界定和替孩子抵挡旁人对孩子的定义呢?拿恐高为例,遇到这样的事,不能在孩子面前说他胆小,会有心理暗示,这样只会使孩子更胆小。作为父母可以紧紧抱着他,告诉他:我知道你不喜欢飞高,但是妈妈知道你很勇敢。每当贴标签发生时,就要抱着孩子,告诉孩子,你很勇敢,妈妈最爱你!让孩子感受到他不孤独,而是被爱的。
 
3.孩子需要说话的权利
 
即使孩子做错事了,打了别的小孩子,作为父母不应该当众批评他:“你打人就是你不对!”管教应该是当下,而不是当众。我们可以静下来,去了解他做错事的动机是什么,打人的动机是什么,然后告诉他:妈妈理解你,对方的确~~~•••但是,你先动手打人就有错在先了。父母越是不经思索地批评孩子,只会造成孩子长大了不愿意与父母交流,变得叛逆。只要父母好好考察一下孩子做错事的动机,理解孩子,给孩子表达他自己想法的机会,就不会出现孩子越长越大却不愿和父母交流的情况。
 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